(色澤鮮艷的馬卡龍 圖片拍攝於:2013/6/13 法國巴黎 Fauchon食品百貨)
說到最有巴黎風格的甜點,大家一定會想到馬卡龍,而這個小圓餅雖然來歷不明,分身不少,卻一直是巴黎人甚至是全世界人喜愛的甜點。Macaron如果按照法文其發音比較接近「馬卡洪」,而我們習慣稱作的馬卡龍,則是來自英文:Macaroon。
(櫥窗裡展示多種口味的馬卡龍 圖片拍攝於:2013/6/11 法國 莎拉小鎮)
我非常喜歡吃馬卡龍,喜歡它小巧玲瓏,只禁得起用手拿,而且兩指力道必須適當得宜,太重會壓碎,太輕則拿不住。每一口都是最“食”尚的品味。更享受它那入口即化,一含即碎,上下兩片脆餅表皮酥脆不乾硬,夾心甜餡要質感濃密,香味濃郁,口感清爽,唇齒留香。
(圖片拍攝於:2013/6/9 法國卡爾卡頌)
不過,在台灣要找到好吃的馬卡龍並不容易。我吃過中南部許多著名的馬卡龍,例如從法國取藝回台展店的斗六、中友法米、大億麗緻、貝喜樂馬卡龍,還有加入生巧克力的chochoco珠寶馬卡龍等等⋯⋯。雖說每家各有自己的特色,但往往口感平凡,過於甜膩,雖難得有好吃又富有口感的稀品,但價錢卻太高,令人不敢恭維。
因此這次來到馬卡龍的故鄉——法國,就更期待能品嘗到心中一直追尋的既美味、價錢又合理的夢幻組合。不過,在我多家試吃的過程中,我發現有了那個“名為師傅的人”極力傳承精神,又不斷創新下,馬卡龍多了更多的美味,例如在口味上,除了傳統以巧克力、焦糖、咖啡、杏仁、香草為主之外,又多了覆盆莓、玫瑰、百香果、檸檬、開心果、藍莓、松露、海鹽、抹茶、芝麻⋯⋯等等動人的款式,甚至還在內餡裡加入冰淇淋、巧克力以增加口感變化。
(冰淇淋夾心馬卡龍 圖片拍攝於:2013/6/12 法國渡假勝地 雷島)
在造型上,將傳統的小圓餅變成方形、心形,甚至還有放大版的馬卡龍。讀者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沒什麼好大驚小怪,可是在高尚驕傲的法國人眼中傳統才是唯一,創新則會背負上離經叛道的罪名,更何況在技術上確實是困難重重。
這是我在法國最有名的麵包店「Paul」買到的馬卡龍,一個只要3歐,其造型是一般的圓形,但大小卻有巴掌大,還沒張口吃,就已經造成姐妹婆媽們大轟動。
(可以遮住半張臉的馬卡龍 圖片拍攝於:2013/6/10 法國卡歐荷)
這麼大的馬卡龍吃起來真的不一樣!酥脆的表皮,因為放大而增加口感的層次,裡頭的果醬內餡,甜而不膩,黏密中帶點滋潤,更別提香味是多麼地濃郁誘人了。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馬卡龍可以分作四人份,每個人歡喜的拿著馬卡龍合照,除了增加趣味也增加旅途中分享的喜悅!
旅程的最後一天,同時也是我馬卡龍品味之旅的最高潮,我指定要去那家位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上、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明星馬卡龍甜點店「Ladurée 」。
(圖片拍攝於:2013/6/15 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)
橄欖綠門面加上描金花紋,如此細膩而精緻的法式風情,讓它成為香奈兒總監Karl lagerfeld的最愛。由Louis Ernest Ladurée創立於1862年,其招牌就是我所追尋,有「少女酥胸」之稱的馬卡龍。而位在香榭大道的分店,其奢華的設計更是吸引巴黎貴婦,甚或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。所以當我們在星期六下午來到巷口時已經大排長龍,外面一隊店內又是一隊,總計排隊加消費的時間共約一個小時。我一共買了十八個,把店內所有口味加上這一季推出的限量共十七種全都帶了一輪,以下是口味清單(請自行翻譯):
留言列表